无人机进行观冰丈量。
作业人员在智能巡检车内操作无人机展开巡检使命。
红网时间新闻2月22日讯(通讯员 谢家威)2月22日,在220千伏唐胡线129号杆段邻近,国网张家界检修公司无人机飞手张达正操作着一台无人机从巡检车车载渠道升空,他将在7条高寒山区的易覆冰线路展开“观冰探哨”举动,第一时间为该区域输电线路覆冰状况供给名贵的数据支撑。
自2月19日,湖南省迎来2024年的第三轮寒流以来,国网张家界供电公司积极响应国网湖南电力“千人观冰大举动”,不只观冰哨卡提早入驻,一起还组织了大规模无人机巡检,对覆冰要点线路、跨区电网、重要用户等展开特巡。
“针对本轮寒流,咱们出动了无人机智能巡检车,要保证完结线路观冰预警无死角”。参加了屡次寒流保供和援助长沙抗冰保网巡检的张达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无人机飞手,因为此次降温过程中,劲风、冰雹、暴雪、冻雨全上阵,可谓“万能寒流”,比较前几轮雨雪冰冻气候,输电线路覆冰状况更为复杂多变,这也对无人机巡检的全面性和精准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不同于以往的无人机控制,张达此次的巡检简直都在巡检车内的中控屏前完结,看着愈加明晰的巡检画面,张达对无人机的控制显得更称心如意。“无人机已收回,开端换电。” 跟着一声令下,巡检车车顶开端渐渐下降,完结一轮巡检的无人机正渐渐被收入车内进行充电。张达介绍,就无人机自身来说,曾经限制飞翔巡检最大的要素是山区信号和无人机电池,而有了巡检车后,能供给安稳的信号与电量,关于终年要在张家界大山中展开飞翔巡检的他来说,这些优势显得难能可贵。不只如此,这台可一起搭载9台无人机的巡检车还被张达称为“无人机航母”,巡检车内有搭载红外感知、可见光镜头号多类无人机,用于应对不同环境的巡检使命,完结了无人机从“单打独斗”到“机群作战”的蜕变。
调控人员在输电全景监控中心实时监控线路覆冰状况。
天空有无人机,陆地有“千里眼”。在张家界检修公司输电全景监控中心,作业人员正调取着各易覆冰线路上的实时监控画面。
“35千伏武天线已有覆冰,请观冰哨卡人员留意上报线路覆冰的详细数据”。国网张家界检修公司副总经理杨义一边看着屏幕中线路覆冰的画面,一边拨通了在天子山观冰哨卡驻扎该线路人员的电话。“这些装置在杆塔上方的摄像头相当于输电线路的‘眼睛’,能实时传输现场画面,用于咱们研判冰情,是观冰的一大利器。”杨义口中的观冰利器是国网张家界供电公司在辖区电力杆塔上装置的1147套输电线路可视化体系。
杨义介绍,被他们喻为“千里眼”的输电线路可视化体系选用的是太阳能充电板,非特别时段可用来监测输电线路的外力损坏、通道管理等状况,而在没有阳光的雨雪冰冻气候,体系主动进入省电形式,以实时摄影传输的方法,及时将覆冰状况反应至监控中心,用以研判冰情强弱。一起,它还监测线路上的湿度、风速等数据,为监控中心和观冰哨的驻所成员供给名贵的数据支撑。
“千里眼”不只用于输电线路,一起为融冰作业供给电流运送的变电站也相同获益。在张家界检修公司变电集控站大厅里,偌大的电子屏上展现着所辖变电站内覆雪实况图及气候状况,为冰情研判供给着详细根据。
“220千伏定家峪变室外消防控制箱上有冰凌、220千伏绝缘子有细微覆冰,110千伏桃坪变站用变本体和110千伏线路距离绝缘子上有冰凌,220千伏跑马岗变全体覆雪严峻,该区域继续大雪气候,存在积雪掩盖电容器本体下端形成短路的危险”。 “95后”站长王富民将当天巡视状况正汇总上报。在此轮覆冰预警警报响起后,王富民地点班组已敞开24小时值勤,实时监督站内设备。到现在,集控站已经过长途智能巡视体系,共完结23座变电站的站内设备巡视,发现5座站内一次设备存在覆冰等状况。
到现在,张家界市共有23条线路覆冰。为此,国网张家界供电公司780余名电网职工坚守岗位,以科技之刃,辟抗冰之路,全力保证电网安全安稳运转。